文案详情
导航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上)导游词文案

景区导游解说词 635 98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参观。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上)导游词文案

我馆是1964年建成开放的。最初的馆名为“韶山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题写了馆名。1982年11月,中央批准改为“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现在的馆牌是1983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题写的。现在大家所在的位置是序厅。这尊毛泽东汉白玉雕像是序厅的主体,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雕塑家刘林创作。选择的是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以前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形象。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上)导游词文案

这幅巨型油画《日出东方》,由军事博物馆青年画家李如创作。

 

序厅顶部采用浅拱造型和弧形灯带,寓意毛泽东思想光照千秋;两边红色花岗岩斜柱形似红旗,寓意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永不褪色。

 

纪念馆现有12个展室,有《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基本陈列和《毛泽东遗物展》、《毛泽东一家六烈士》两个专题陈列。《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主要介绍毛泽东的生平业绩,采用声、光、电、场景制作和多媒体等高科技和现代化陈列手段,使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高度统一,系统、生动地反映了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风范;《毛泽东遗物展》主要介绍毛泽东1949年6月15日入住中南海到1976年9月9日逝世,27年零3个月中留下的部分遗物,反映毛泽东崇高的人格精神和丰富的生活情趣;《毛泽东一家六位烈士》展,介绍的是毛泽民、毛泽覃、杨开慧、毛泽建、毛岸英、毛楚雄6位烈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舍家为国、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

 

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展室参观。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民歌,唱出了亿万人民对毛泽东的崇敬与怀念。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探索的一生。他集政治家的睿智,理论家的谋略,诗人的豪情于一身,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中国和世界。他为中国各民族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品格,将永远鼓舞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族人民继续推动中国历史的前进。

 

毛泽东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第一部分 立志救国 追求真理

 

毛泽东诞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韶山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他通过孜孜不倦地学习、思考和探索,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最终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文)。

 

面对内外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这组浮雕反映的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情景(浮雕)。

 

地处湖南省中部的湘潭县韶山冲,偏僻闭塞,但也同样无法远离近代中国深重的苦难。

 

第一组 走出乡关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韶山冲上屋场(油画)一个农民家庭。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农民。他早年因为家贫当过兵,回乡后,一边种田一边做些小生意。到毛泽东出生时,家境渐渐富裕起来。这是1919年11月毛泽东与父亲在一起(照)。

 

毛泽东的母亲姓文,是湘乡县凤音乡唐家坨人,在家排行第七,因此,大家都叫她文七妹。文氏心地善良,终生信佛,对穷苦的乡亲充满同情,时常提供帮助。这是1919年春毛泽东与母亲在一起(照)。

 

毛泽东8岁开始在南岸私塾读书。他在韶山读了6年书,换了7处私塾。这是他读过的《诗经》、《论语》、《中等适用算术教科书》(书)。他常常偷偷地读被称为“杂书”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书。

 

1907年到1909年春,毛泽东辍学在家务农。这是他耕种过的稻田(照)和大雨来临之际,毛泽东在帮邻居家抢收谷子(画照)。

 

辍学期间,毛泽东白天劳动,晚上帮父亲记帐。夜深人静时,就在桐油灯下如饥似渴地看书,经常通宵达旦。他读遍了韶山冲所有能借到的书。

 

1909年春到第二年春,毛泽东到乌龟井、东茅塘私塾继续求学,拜毛简臣、毛麓钟为师。

 

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临行前他改写了日本人月性的这首诗留给父亲(文),表示自己发愤求学的志向: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第二组 上下求索

 

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是一所新式学校,除传统的经史子籍外,还新设了自然科学、英语等课程(照)。在这里,毛泽东接触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这是他读过的《新民丛报》(文)。

 

1911年春,毛泽东考入湘乡驻省中学。为了表示与清政府彻底决裂,他带头剪掉了辫子。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毛泽东投笔从戎参加了湖南新军,在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列兵。

 

半年后,他又退出军队,先后报考警察学堂、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堂等。1912年春,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1912年秋退学,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修(画照)。这是他在图书馆自学时读过的部分书籍(书)。半年后毛泽东结束自学,于1913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这是他在四师写下的长达万余字的听课笔记《讲堂录》(文)。笔记的前11页,他全文手抄了屈原的《离骚》(文)和《九歌》。并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他的座右铭。第二年春天,四师与第一师范合并。这是1914年的毛泽东,是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毛泽东最早的一张照片。这是1918年3月毛泽东与一师本科八班同学的合影(照)。

 

毛泽东在四师和一师时,杨昌济先生(照)对他的影响非常大。杨昌济是长沙县东乡板仓人,曾留学日本、英国,1912年回国后辞官不做,献身教育。这是杨昌济在1915年4月5日日记中记载的与毛泽东谈话的内容(文)。

 

1917年下学期至1918年上学期,毛泽东听杨昌济讲授“修身课”。这是《伦理学原理》批注的一部分(文)。

 

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旨在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5月7日,日本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答复。5月9日,袁世凯屈从。消息传来,毛泽东悲愤交加,在一本揭露袁世凯卖国罪行的小册子《明耻篇》封面上写一这样4句话:“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书封)

 

通过杨昌济介绍,毛泽东开始接触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书),很快成为它的热心读者。《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毛泽东读了感到十分振奋。

 

毛泽东十分注重体育锻炼,常年坚持冷水浴,喜欢游泳、登山和远足。这是1917年4月1日他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新青年》第3卷2号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书)。这篇文章从体育的内涵、地位、作用、锻炼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毛泽东不但重视书本学习,而且重视社会实践。1917年暑假,他与萧子升徒步漫游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5县,了解社会和民生疾苦,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回校后,同学们称赞他“身无半文,心忧天下”。

 

同年10月,毛泽东当选一师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

 

在一师,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1917年6月,学校举行人物互选(文),“言语”、“敦品”毛泽东名列第一,“胆识”为他所独得。

 

临近毕业时,毛泽东周围已聚集蔡和森、萧子升、萧三、何叔衡、罗章龙、周世钊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1918年4月,毛泽东等人在长沙岳麓山刘家台子蔡和森家成立新民学会。这是同年4月14日萧三关于成立新民学会的日记(文)和新民学会印章(物)。

 

1918年6月,毛泽东结束了5年半的师范学习生活。

 

1925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一词中,深情地回忆了这段难忘岁月(词)。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三组 确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1936年毛泽东会见斯诺谈话时回忆说:我第二次到北平时,我读了许多关于苏联的事情,同时热烈地寻找当时中国所能见到的一点共产主义书籍。这几本书是:《共产党宣言》,考资基的《阶级斗争》和吉古柏的《社会主义史》。一九二○年夏,我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马克思主义者,并且自此以后,我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毛泽东等人为筹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于1918年8月15日第一次来到北京。10月,经杨昌济介绍,他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了一名助理员。这是当时任北大图书馆馆长的李大钊(1889~1927)(照)。在他的影响下,毛泽东的思想迅速转向马克思主义。这是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上读过的李大钊的两篇文章——《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文)。

 

1919年4月6日,毛泽东从北京经上海回到长沙。不久,“五四”运动爆发。5月25日,毛泽东在楚怡学校召开长沙各界代表会议,决定成立新的湖南省学生联合会,举行总罢课,以声援北京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7月14日,由毛泽东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的《湘江评论》正式出版。这是他在《湘江评论》第二、三、四号上发表的《民众的大联合》(文)。

 

随后,毛泽东领导了轰轰烈烈的驱逐皖系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这是1920年1月18日他与辅社成员在北京陶然亭讨论驱张问题后的合影(照)。1920年6月,驱张运动取得胜利,张敬尧被赶出湖南。

 

毛泽东组织大批湖南青年赴俄国学习,但他自己没有出国。1920年4月,毛泽东从北京返长沙途中,在上海拜访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的陈独秀(1879~1942)(照)。在12月1日的信中,毛泽东对蔡和森提出的组织共产党,走俄国革命道路的主张表示深切赞同,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第二部分 参加建党 唤起工农

 ‍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党成立后,他努力从事社会调查,建立和发展党团组织,致力于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开展工人和农民运动,从而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农民运动的极端重要性,他对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和动力提出了明确的主张,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基本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一组 出席中共一大

 

1920年8月,毛泽东在长沙与易礼容、彭璜等创办文化书社,以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化。同年8月22日,毛泽东与方维夏、何叔衡等组织俄罗斯研究会,为湖南进步青年研究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经验提供了重要场所。这是有关俄罗斯研究会的报道(文)。

 

1920年11月,毛泽东与何叔衡等人创立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在此前后,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元旦,毛泽东、何叔衡等组织湖南新民学会会员在文化书社召开新年大会,讨论学会的共同目的、达到目的的方法和眼前如何着手等3个问题。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今兴业路76号)(虚拟场景)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国内外7个共产主义小组派出的12位代表和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毛泽东是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代表(照)。这是中共一大出席者名单(表)。会议由张国焘主持,毛泽东和周佛海做记录。

 

因法租界巡捕搜查,7月30日晚,代表们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结束了最后一天的会议(置景)。

 

中共一大的召开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从此,中国有了全新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一大后,毛泽东回到长沙。10月,建立中共湖南支部,并任书记。到1922年,湖南中共党员发展到30人。5月,中共湘区委员会成立,毛泽东任书记。这是湘区委员会旧址——长沙清水塘22号(照)。

 

毛泽东重视团组织建设,兼任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执行委员会书记。这是1921年冬至1923年4月中共湘区党团组织分布图(图)。

 

第二组 开展工人运动

 

党成立后,毛泽东领导中共湘区委员会,掀起湖南工人运动的高潮。这是毛泽东在安源矿井和工人亲切交谈时的情景(置景)。随后毛泽东又派刘少奇、李立三、毛泽民等常驻安源,成立工人俱乐部,创办消费合作社,开办工人补习学校。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近17000名工人罢工。经过5天的激烈斗争,罢工取得了胜利。这是毛泽东去安源(油画照)。

 

同年10月6日,毛泽东又领导了长沙泥木工人大罢工(画照)。经过20天斗争,也取得胜利,长沙泥木工人获得了营业自由权。

 

通过领导罢工斗争,毛泽东赢得了工人们的高度信赖。11月初,“湖南工团联合会”成立,毛泽东任总干事。这是《湖南工团联合会章程》(文)。湘区工人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这是中央局总书记陈独秀在中共三大报告中对湖南工作给予的评价(文)。

 

第三组 致力国共合作

 

“二七”惨案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国民主革命不能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斗,而应该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1923年6月12日~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是大会的筹备者之一,并以湘区代表的身份出席。会上,毛泽东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局秘书,第一次进入党的领导核心。这是中共三大旧址(照)。

 

1924年1月20日~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毛泽东出席会议,被指定为章程审查委员之一。他就组织国民政府、出版及宣传等问题多次发表意见。会上,他当选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这是孙中山的提名(文)。国民党一大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和正式形成。会后,毛泽东到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从事统一战线工作。这是毛泽东与执行部成员合影(照)。为了维护统一战线,毛泽东团结国民党左派同右派进行了一系列斗争,由于工作繁忙,他积劳成疾,于年底回到湖南。

 

1925年8月底,毛泽东从长沙到广州,由汪精卫推荐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这是1925年10月《广州日报》的报道(文)。

 

毛泽东主持宣传部工作后不久,国民党右派公开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1925年11月21日,毛泽东填写了这张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文)。表明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政治主张,并阐述了对待中产阶级左翼和右翼的态度。

 

同年12月,毛泽东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名义在广州创办《政治周报》(书),开辟《反攻》专栏,专门刊登反击国民党右派的短文,其中发表了他自己的十几篇文章。

 

第四组 领导农民运动

 

毛泽东在党内较早认识到农民在革命运动中的地位。

 

1925年2月,毛泽东回到韶山,以养病为名开展农民运动。

 

在韶山,毛泽东创办了20多所农民夜校,建立农民协会,成立雪耻会,开展平粜阻禁(国画),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1925年6月,毛泽东在上屋场阁楼上成立了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支部。支部的第一批党员有:毛福轩、钟志申、庞叔侃、李耿侯、毛新梅等。毛福轩任支部书记。(幻影成像)

 

1925年8月,湖南省省长赵恒惕令湘潭县团防局逮捕毛泽东。28日,党组织和群众掩护毛泽东离开了韶山。

 

在白色恐怖中,中共韶山支部最早的5位成员都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通过在韶山农村的革命实践和统一战线内部的激烈斗争,毛泽东对中国社会阶级关系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1925年12月,他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书)。

 

1926年3月19日,毛泽东出任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他拟定了36个有关农民的问题,组织学生调查研究,并亲自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课程。

 

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湖南省农民协会和总工会于1926年12月在长沙召开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邀请毛泽东出席。这是邀请电文(文)。毛泽东从武昌赶回湖南与会。

 

1927年1月4日~2月5日,毛泽东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县农民运动。

 

考察结束后,毛泽东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毛泽东在武昌创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这是农讲所旧址(照)。

 

3月10日~17日,毛泽东以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身份出席在武汉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这是他同与会代表合影(照)。

 

从1927年4月开始,国民党反对派先后发动四·一二政变、马日事变等一系列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造成严重的白色恐怖。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中心议题是讨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的危机和出路。这是会议旧址(照)。

 

中共五大没有纠正右倾投降错误,放弃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这是毛泽东写的《菩萨蛮·黄鹤楼》(词),表达了毛泽东在革命低潮时的万千思绪和百折不回的决心: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酌滔滔,心潮逐浪高。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 资讯
  • 最新问题
已经到底啦!
预约配音服务 关闭
预约成功后,我们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通畅
预约成功
您已预约成功,我们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 请保持电话通畅
配音客服微信二维码

关注【客服微信】

抢先听最新案例,新客礼包等你拿!

提交
复制成功 微信号:19111312042 添加微信好友, 详细了解! 打开微信